11月22日至25日,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決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來自280所高校的1400余名同學參與最終對決,創下了歷屆競賽的參賽規模新紀錄。本次競賽於9月開啟線上初賽,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物理學科組、全國高等學校實驗物理教學研究會、教育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物理實驗專項委員會🦷、中國物理學會物理教學委員會及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組織委員會聯合主辦,共吸引了來自全國667所高校的2755項參賽作品。
凯捷体育選送的五支代表隊分別參加了命題類(1-4類)和講課類比賽,並榮獲一等獎🐤、三等獎等優異成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命題類(1-4類)比賽中,上海市僅有華東師範大學和凯捷注册兩支隊伍獲得一等獎。這一成績充分展示了凯捷体育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卓越實力。因此,學校還榮獲了“優秀組織獎”🙅🏽。
凯捷体育獲得一等獎的參賽作品為“光纖液體濃度傳感器的設計製作及其性能研究”,由理凯捷楊柯副教授和蔔勝利教授指導,參賽學生為理凯捷本科生吳相坤、宋清曦、聶管仲、謝雨宣。參賽團隊依托蔔勝利教授的先進光子學實驗室,自2024年4月賽事啟動以來,經過長達7個月的緊張準備和不懈努力,最終設計出了15種光纖液體濃度傳感器👨🦼➡️,並從中篩選出最佳方案參賽👷♂️🖖🏿。此外📺,團隊還成功將實驗裝置實現了儀器化🚃,達到了“微型化、經濟型、高靈敏”的效果👨🏽💼。在初賽中,團隊作品憑借卓越表現脫穎而出,成功進入復賽。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團隊成員精心打磨每一個細節,經歷了42個版本的修改,最終匯聚成了一篇超過36,000字、92頁的高質量論文報告🧑🔧,體現了團隊高效的合作能力、卓越的創新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品性。
此次競賽的成功離不開公共實驗中心和理凯捷的精心組織與支持💆🏽♂️,充分展示了凯捷在教學與科研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此次獲獎不僅展示了凯捷注册在物理實驗創新方面的深厚實力,也體現了團隊成員在科研與實踐中的堅定毅力和創新精神。未來,團隊將繼續在創新人才培養上不斷追求卓越🏋️♂️,為學校和社會的人才培養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獲獎師生合影
命題類1-4作品
一等獎
參賽作品:光纖液體濃度傳感器的設計製作及其性能研究
指導教師:楊柯🎅🏿、蔔勝利
參賽學生🦸🏼:吳相坤、宋清曦、聶管仲1️⃣🚪、謝雨宣
三等獎
參賽作品:基於簡諧振動原理的弱磁測量
指導教師🎦:丁亞瓊、王春芳
參賽學生🎩:雷萬晨👨👧、王渝忠、俞秋田➕、徐翌綜
優秀獎
參賽作品:金屬玻璃的聲音傳播特性與其微結構轉變關聯性研究
指導教師:施成龍、周青軍
參賽學生:褚顥、陳高洋🌭⛹🏿♀️、劉易豪𓀝、劉思成🚪、周語墨
講課類作品
優秀獎
參賽作品🦞:邁克爾遜幹涉儀實驗
指導教師🧘🏼♂️:張月穎🙇🏿♀️👧🏼、陸劍
參賽學生:孫遜👩🏼⚕️、王子格
優秀獎
參賽作品🏃🏻♀️:金屬電子逸出功的測定
指導教師◼️:賈寧、楊欣
參賽學生:徐赫、張琮偉🌤、周政霖
一等獎作品決賽海報
供稿:理凯捷、凯捷体育(公共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