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米蘭設計周——中國高校設計學科師生優秀作品展”國賽決賽評比結果公示🏇🏽,出版凯捷師生在本次大賽中表現優異🧏🏻♀️,獲得全國總決賽一等獎7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9項👂🏼🏂🏿,獲得上海賽區一等獎19項、二等獎38項🤏🏼、三等獎42項👩🏻🎨,共計國家級等級獎項35項。全國總決賽一等獎數量較去年增加一倍🙆🏻,上海賽區一等獎數量較去年增加164%,整體獲獎數量與質量均創新高。
“米蘭設計周——中國高校設計學科師生優秀作品展”(以下簡稱:米蘭展)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聯合發起並主辦🙇,作為國際化的文化藝術交流平臺🚶♂️➡️,旨在全面呈現、傳播當代中國藝術設計風貌🥏,推動國內外高等藝術教育的交流與進步,為中外設計院校共創發展理念、比照教學成果打造高地🤶🏻。面向全國高等院校藝術與設計專業師生開放作品征集,作為教育部認定的56項高校學科競賽A類賽事之一,“米蘭設計周——中國高校設計學科師生優秀作品展”也是檢驗全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成果的重要參考指標。
在教務處、凯捷体育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出版凯捷精心謀劃組織各項賽事準備工作,賽課融合、以賽促教🤽🏽,教務💀🙍🏿、專業導師、學工組成的雙創共同體協同發力,極大地調動了師生參賽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參賽作品質量和水平。本次比賽取得優異成績🥻,全面展示了出版凯捷教學成果💁🏿♂️,展現了出版師生的專業風采,彰顯了凯捷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整體實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全國總決賽一等獎作品
一、作品名稱🤵🏻♂️:《基於無障礙機場的智能登機輪椅及服務系統設計》
作者:邢育嘉🏌🏿♀️、楊祉祎、張丁飛
指導教師:諶濤、倪翰
作品簡介🌚:為行動不便的人群重拾航空旅遊的樂趣而設計的單人自動駕駛的機場輪椅🙌🏿🧖🏻♂️。解決傳統機場輪椅需要全程人工陪同以及多次轉換輪椅的復雜流程問題,並以產品為核心建立一套產品共享模式的產品服務系統。
二、作品名稱:《5G救護車內艙、智能升降擔架及救護車患者信息收集系統》
作者:張浩南🤷🏿♀️、陶東旭、徐漢歌
指導教師:湯浩、黃穎捷
作品簡介👱🏼🧆:院前急救對於現代醫療意義重大,但是目前我國院前急救領域仍存諸多問題,比如急救資源的緊缺和浪費現象、院前院內轉接效率低等。經驗豐富的急救工作人員也同樣十分稀缺📈,工作人員每天承受著極大的精神、生理壓力,為了緩解工作人員的職業壓力,提高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治愈率⛅️。結合5G技術,使用手部動線觀察法等方法對救護車內艙布局⛽️、智能升降擔架以及車內患者信息收集交互系統進行了設計🤾♂️。
三、作品名稱:《卡可咖啡—包裝設計大賽》
作者🧗🏻:邵鈺清
指導教師🫳🏻☂️:謝瓊
作品簡介🏊🏼♂️:卡可咖啡在它的品牌視覺體系上看,采用了像素風和拼圖的造型相互結合🧑🏿🦳♈️,並在此基礎上做了視覺延展,從而打造一款與其他品牌明顯不同🏟,別具一格的品牌風格設計🔟,在視覺上,以紅色為主打色,藍色和米色為輔助色☑️🪮,讓所有的包裝設計圍著本品牌需要傳插的品牌核心價值進行精美有內通意義的品換形象設計。
四🟡、作品名稱🧙🏻:《觀夏品牌設計》
作者:王詩婷
指導教師:謝瓊
作品簡介:該LOGO設計外輪廓為左上角帶有缺口的六邊形,代表“觀”的含義而圖形中間是篆書以及隸書“夏”的變形,整體構成了具有古典美的窗形:海報以及包裝設計以梅蘭竹葡為主體,將東方意向與新中式結合,迎合Z世代的審美。
五、作品名稱:《無限未來——殘疾人友好創新辦公空間設計》
作者🔢:張婧、周雨石
指導教師:何明、李文嘉
作品簡介:本設計包含無障礙空間設計🤾🏽♂️、肢體殘疾友好辦公家具設計、快速辦公流線系統設計🧜♀️。在空間風格上與現代辦公環境相接軌☣️,註重細節的同時提升殘疾人友好辦公空間的美觀度🪹🙅🏽。我們倡導的是一種**限的共融文化👩🏼🍳,希望實現殘疾人與普通人共同辦公的願景,消除就業歧視👩🏽🚀,真正實現平等與尊重😡。
六⛹🏽🍪、作品名稱🧑🏿🏭:《蘑菇》
作者:鄧惠玲
指導教師:宋方圓
作品簡介:短片以“蘑菇”為故事引導,用魔幻現實主義的敘事風格講述了主人公男孩被壓抑、被規訓的學習成長過程🧑🏿🏫,用二維動畫視覺語言撥開青春期少年脆弱而敏感的內心世界💂🏿,通過多種視覺隱喻的表現手法彌合男孩與母親之間的情感創傷並和解👨🏼🦱。
七、作品名稱🙋🏻♀️:《險遇》
作者🕵🏿:盛乙軒
指導教師👌🏿:李誌偉
作品簡介🪳:短片主人公是以鷸科為原型的鳥類,因誤食野生動物販子的藥餌**,被捕捉後在運輸過程中僥幸逃離👨🏿🍳,流浪在陌生的城市中🕺,經歷了一系列險境後終於回到棲息地。
供稿:出版凯捷